某公司年终会给每位员工发放2000元奖金,但几年下来,总经理感到这笔奖金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他发现,员工在领取奖金的时候反应

某公司年终会给每位员工发放2000元奖金,但几年下来,总经理感到这笔奖金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他发现,员工在领取奖金的时候反应相当平淡,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就像应得的薪水一样,并未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努力。考虑到这笔奖金达不到预期的激励作用,总经理决定停发这笔钱。但停发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公司上下几乎每一个员工都在抱怨,导致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总经理很困惑:为什么有奖金的时候,没有人会为此在工作上表现得积极主动,而取消奖金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指责、抱怨甚至消极怠工呢?根据案例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激励?请列举管理学中的三种激励理论。(2)激励的原则有哪些?(3)运用双因素理论,解释案例中的现象。

答:(1)11-221/228.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与动机,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简单而言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三种激励理论:①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③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提出,罗斯发展的归因理论。(2)11-229.激励的原则包括:①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③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④差异化与多样化相结合。(3)11-225.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①保健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由外界的工作环境引起,保健因素的满足可以预防人们的不满而不具有激励作用。主要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方式,关系,工资福利,安全,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②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多为工作本身因素引起,能带来积极态度和提高满意度,主要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才能获得承认,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机会,提升,责任感,奖金。③按照双因素理论,总经理的初衷是将奖金作为激励因素,但由于奖金的发放方式存在问题,即平均发放,导致“奖金”这种激励因素转化为保健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当奖金转化为保健因素时,一旦取消,必然招致员工的不满,甚至导致抱怨和消极怠工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