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训诂学(00819)
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
2024-09-07 15:00:07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2024-09-07 15:00:10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2024-09-07 15:00:14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的现象称为()。
2024-09-07 15:00:17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
2024-09-07 15:00:20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本有( )。
2024-09-07 15:00:23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古书中,用来进行声训的术语是( )。
2024-09-07 15:00:26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章炳麟《国故横抡》认为,训诂包含( )
2024-09-07 15:00:30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随文注释的训诂体式包括( )
2024-09-07 15:00:33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段话揭示了音义关系的()。
2024-09-07 15:00:36
训诂学(00819)
阅读全文
上一页
1
...
79
80
81
82
83
...
8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