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训诂学(北京)(00819-bj)
简述训释用语“谓”。
2024-08-28 15:27:55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什么是“词义褒贬”的语言因素?
2024-08-28 15:27:59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什么是“词义的理性引申”?包括哪些类型?
2024-08-28 15:28:02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名词解释:貌
2024-08-28 15:28:05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毛亨传:上曰衣,下曰裳。
2024-08-28 15:28:08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诗经·邶风·绿衣》) 郑玄注:死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
2024-08-28 15:28:11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冠切云之崔嵬。(《楚辞·九章·涉江》) 王逸注:崔嵬,高貌。
2024-08-28 15:28:15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于羽。(《汉书·陈胜项籍传》) 颜师古注:自解,犹今言分疏也。
2024-08-28 15:28:18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左传·隐公元年》) 杜预注:厚谓土地广大。
2024-08-28 15:28:21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所谓“辨志”,就是指( )
2024-08-28 15:28:25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上一页
1
...
51
52
53
54
55
...
10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