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教育规划的基本特征。

论述教育规划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教育规划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客性和可操作性等几个基本特征。
(一)系统性
教育规划的系统性是指教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教育规划的认知要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眼光。在编制教育规划时,要把教育看成一个系统,既要规划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纵向结构,又要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的类型,整体分析教會内部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此外,还要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使教育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具有协调性。
(二)前瞻性
教育规划编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SWOT分析法。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可见,教育规划是在深入分析组织内部、外都环境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一段时期内组织整体发展而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教育规划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因而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种超前性。教育规划不是把教育的现在作简单的延伸,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外部因素对教育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出来,以保证制定的教育规划方案具有先进性。
(三)客观性
教育规划虽然是规划编制人员主观活动的结果,具有主观性,但同时又是客观的。_所谓客观性,是指教育规划的编制要以教育发展的客观现状为基础,教育规划方案要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不顾教育发展的规律,盲目追求教育政绩和发展速度,就会造成教育规划目标与实际相脱节。这在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上有过深刻的教训。
教育规划目标过高,很可能使规划成为空洞的口号,而难以使它真正成为教育工作行动的具
体指针;反之,目标制定过低,则失去了教育规划应有的指导意义和前瞻性。
(四)可操作性
教育规划的目标在于指导教育未来的发展。规划既规定了政府或学校一定时间内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指明了达到这一发展目标的路径,因而具有可操作性。教育规划的根本价值在于指导教育实践,指明教发展的根本路径。因此,可操作性应该成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根本原则之一,以防止规划的制定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发生。教育规划的研制要实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有机结合,规划编制要发扬民主,规划方案要广泛征求和吸纳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要创新规划研制模式,形成以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研究部门为主体、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把规划制定过程作为凝聚共识和明确任务的过程,使规划制定与实施有效衔接。
总之,教育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调动各部门采取统一协调的联合行动,并使每一种行动都为推动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