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I级铁路增建二线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线路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26万m3,无特殊处理路基。

某I级铁路增建二线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线路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26万m3,无特殊处理路基。 单线桥梁3座,均为旱桥,无高墩,上部结构为简支T梁。钻孔桩直径为1,2m,桩长为22~25m。某根钻孔桩施 工过程为:在终孔后进行了清孔;在检验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后,立即进行了钢筋笼吊装,由于设备 故障导致钢筋笼吊装共耗时4个小时;钢筋笼吊装后,立即安装导管进行了水下混凝土灌注。在该桩成桩后质 量检测时发现该桩底部有0,6m厚沉渣。经查看施工记录,泥浆含砂量不超标,其他指标合格,混凝土灌注过 程顺利。 单线隧道1座,长3800米。在进口,出口各安排一个作业面施工,月进尺处在行业平均水平。隧道II级围岩长 600m,III级围岩长2000m,IV级围岩长1200m。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施工工序如图5-2所示。 沿线两个既有车站均需改建,改建内容为:车站A增加三条到发线,车站B拆除一条运煤专用线。两个车站的 地形地貌基本一致。 全线轨道结构采用有砟轨道,采用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车站A和车站B均具备设置铺架基地的条件(T梁预制 场设在铺架基地内)。计划在其中一个车站处设置铺架基地,配置一套铺架设备,先向一端铺架,然后调头 再向另一端铺架。 本工程的营业线为繁忙干线。施工单位在营业线施工中,因机械侵限导致中断铁路行车7个小时,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58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业主要求本标段总工期为24个月,自开工后第15个月开始铺架。 【问题】  1,第二标段的正线长度是多少千米?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造成钻孔桩底部0,6m厚沉渣的原因。  3,指出图5-2中临时设施C,工序Ⅱ和工序V的名称。  4,铺架基地应设置在哪个车站处?并说明理由。  5,根据背景资料,应先向哪个方向进行铺架施工?并说明理由。  6,针对背景资料,根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此次铁路交通事故属于什么等级 ?


【正确答案】:1,正线长度是:119,5千米。  2,原因:钢筋笼安装时间长;没有进行二次清孔,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进行沉渣厚度检测。  3,C为栈桥(或仰拱栈桥)。工序Ⅱ为初期支护。工序Ⅴ为二次衬砌。  4,(1)选择在A车站处设置铺架基地。 (2)理由:A车站处有省道,交通方便,便于运输,;铺架基地可利用A车站增建的到发线,做到永临结合 ,减少土石方,节约用地,降低成本。  5,(1)应先向终点(或大里程)方向铺架。 (2)理由:因为铺架开始时隧道还未完工,不能满足铺架要求,且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工;而本工程的路 基,桥梁工程量不大,难度不高,在开工后15个月内能完成大部分工程,不影响铺架施工。先向终点方向铺架 能尽量避免铺架窝工,避免铺架设备反复调头。  6,属于较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