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薛某将其在某电子游戏中的游戏装备(市价100元)赠送给8岁的邓某。薛某父母得知此事后表示反对,邓某父母未作表示。关于这一赠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薛某法定代理人未追认,薛某赠与行为未生效
B、邓某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意味着默认。邓某受赠行为生效
C、邓某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意味着反对,邓某受赠行为未生效
D、无论双方父母态度如何,赠与法律关系成立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民事行为能力、赠与合同的效力以及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
A项: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薛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赠与游戏装备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薛某的赠与行为未生效,而是该行为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因此,A项“薛某法定代理人未追认,薛某赠与行为未生效”的说法错误。
B项、C项: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本题中,邓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接受赠与的行为为纯获利益的行为,因此无需法定代理人追认即有效。但是,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并不意味着默认,也不意味着反对,因为法律规定了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这是针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言,而非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故B项“邓某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意味着默认。邓某受赠行为生效”、C项“邓某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意味着反对,邓某受赠行为未生效”的说法均错误。
D项:虽然薛某的赠与行为效力待定,但邓某接受赠与的行为有效,双方父母的态度不影响赠与法律关系中的这一部分。然而,赠与法律关系要完全成立,还需薛某的法定代理人追认赠与行为。因此,D项“无论双方父母态度如何,赠与法律关系成立”的说法虽然不严谨,但在本题给出的选项中,它并不是错误的,因为其他三项的错误程度更高。但严格来说,D项表述也有问题,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赠与行为需要薛某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综上所述,错误的说法是A项、B项和C项。
17岁的薛某将其在某电子游戏中的游戏装备(市价100元)赠送给8岁的邓某。薛某父母得知此事后表示反对,邓某父母未作表示。关于这一
- 2024-11-09 06:14:38
- 民法(专升本)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