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该指数的业绩并不一定代表投资者的目标业绩,与该指数相配比也并不意味着资产管理人能够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率需求目标
B、
构造投资组合时的执行价格可能高于指数发布者所采用的债券价格,导致投资组合业绩劣于债券指数业绩
C、
公司债券或抵押支持债券可能包含大量的不可流通或流动性较低的投资对象,其市场指数可能无法复制或者复制成本很高
D、
总收益率依赖于对息票利息再投资利率的预期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指数化策略通常指的是根据某个特定指数(如股票指数、债券指数等)的构成来构建和管理投资组合,旨在实现与该指数相似的业绩。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以下是针对各选项的解析: A选项正确。指数的业绩只是反映了某一特定市场或资产类别的整体表现,它并不一定能代表投资者的具体目标业绩。投资者可能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收益率需求,而简单地追踪某个指数可能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 B选项正确。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市场摩擦(如交易成本、买卖差价等)的存在,投资组合的实际执行价格可能与指数发布者所采用的债券价格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投资组合的业绩与债券指数业绩之间存在偏差。 C选项正确。某些债券,特别是公司债券或抵押支持债券,可能包含大量流动性较差或不可流通的投资对象。这些债券的市场指数可能难以精确复制,或者复制成本很高,从而影响了指数化策略的有效性。 D选项正确。总收益率不仅取决于投资组合本身的表现,还受到息票利息再投资利率的影响。如果预期再投资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偏差,那么投资组合的实际总收益率可能与预期不符。 综上所述,选项A、B、C和D都正确地指出了指数化策略的局限性。因此,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