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会计信息化与手工处理的异同。

试论述会计信息化与手工处理的异同。
【正确答案】:(一)共同点
1.系统目标基本相同
会计信息化与手工处理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会计信息处理实现加强经营管理,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但会计信息化会使预测和计划更加科学、核算更加精细和准确、控制更加有效、分析更加透彻、考评更具激励性。
2.遵守相同的会计规范及各项政策制度
会计信息化必须严格遵守所有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会计信息化不能动摇会计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遵守相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结晶,会计方法是会计工作的总结。会计信息化虽然会引起会计理论与方法上的变革,但是这种变革是渐进性的,而不是突变性的,目前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当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4.基本功能相同
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五方面的基本功能:①信息的收集与记录;②信息的存储;③信息的加工处理;④信息的传输;⑤信息的输出。无论是手工处理还是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必须具备上述五个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由于使用了现代化的工具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模式,其功能是手工处理所无法比拟的。
(二)不同点
1.运算工具不同
手工处理使用的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等,计算速度慢、出错率高;会计信息化的工具是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完成,处理速度快、准确率高、信息存储量大。
2.信息载体不同
手工处理的信息载体是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纸质介质,这些会计信息不经任何转换即可查阅;在会计信息化中,会计信息被记录在磁性载体中,这些磁性介质中的会计信息以不可见的形式存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解决好如何保留审计线索、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等问题。
3.信息的表示方法不同
手工处理的信息主要用文字和数字表示。在会计信息化中,为了使信息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以及简化文字输入,大量的信息要加以代码化,如常见的会计科目、部门、职工、产成品、材料、固定资产、客户、供应商等都需以适当的代码来表示。会计信息代码化便于计算机处理,但不便于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阅读、理解和使用,这就需要在系统中建立许多数据字典。
4.信息处理方式不同
会计信息系统改变了手工处理由多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记账、算账、编表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通过账证、账账、账表核对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工作方式。各种凭证一日进入系统,便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记账、算账、编表及分析工作,多人分工完成的工作由计算机集中完成,账、证、表间的勾稽关系核对在计算过程中由程序自动处理(图1-1)。
5.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不同
会计信息化既有加强内部控制的一面,又有削弱内部控制的一面。
第一,加强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化中,从预测、计划、核算到控制、分析、考评都可以做到精细且有效,环环紧扣,通过在供应、生产、销售、运营管理等有关环节按预算(计划)设置控制点,采取控制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
第二,削弱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由计算机进行集中化、程序化处理,会使手工处理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相互牵制的控制措施失去效用,计算机的磁存储介质也不同于纸张载体,其数据能被不留痕迹地修改和删除。
6.信息输出的内容和方式不同
会计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优于手工处理。具体表现如下: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批处理和实时处理,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缩短了会计结算周期,可以做到日结算或周结算,及时提供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会计数据的集中管理可实现一数多用、充分共享,联机快速查询,远程信息交换等;账表输出功能大大提高,打破了手工总账按一级科目、明细账按末级科目输出账簿的传统方式,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按任意科目级次输出总账和明细账,可以按各种定义输出报表;通过建立数学、管理学模型辅助进行财务管理,全面开展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考评工作,突破了手工处理的局限性,扩大了会计信息的应用领域,为会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7.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不同
手工处理的会计信息以纸质介质形式作为载体进行保存,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
档案的保存方式变为以磁介质为主、纸介质为辅。不仅要建立纸介质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与磁存储介质相关的数据安全制度,使会计资料保存的环境在温度、湿度等方面符合磁介质的要求。
8.系统运行环境要求不同
会计信息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通信设备等精密设备,要求防震、防磁、防尘、防潮,使系统运行环境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