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平面图形特征已有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学前儿童能够逐步做到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例如能从许多不同的

在对平面图形特征已有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学前儿童能够逐步做到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例如能从许多不同的图形中将不同颜色、不同角度的三角形都挑选出来,并能够说明:“因为它们都有3个角和3条边。”
试分析教师对幼儿进行图形守恒的教育的方法。
【正确答案】:(1)在生活中注意让儿童探究事物的形体,发现它们的异同。
图形守恒也是在学前儿童大量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不是教师直接教会的。因此,为儿童提供感知、探究和发现的机会与材料是图形守恒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教室里,教师可以提供的游戏材料和生活资源都要丰富多样化,如积木、扣子、书、各种颜色与形状的纸、盖子、盘子、杯子、围巾、三棱镜、地垫、地毯、不同宽窄的带子等。
(2)鼓励儿童制作各种图形及相关的物品。
成人可以为学前儿童提供制作各种图形的模具,如瓶盖、小盒子、纸张、图片、工具等,这样使儿童对制作活动感兴趣,并可以交流和分享他们发现或制作的图形,从而对某一种图形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3)要与儿童经常谈论有关图形的问题。
成人与幼儿的自然交谈,会使幼儿注意到事物的图形特征,并进而关注图形的本质特征。如:“你用的积木形状和他的有点不同吧?”“你的积木能搭稳吗?”“咱们园里的汽车图标很好看,你想画一个吗?”
(4)将相同的图形集中起来感知探究。
生活中有许多形状的东西,但大部分都是与我们常见的几种图形相似。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这些图形的物品,然后集中摆放,共同讨论,从而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点,从而无论大小、颜色和摆放方式是否改变,都能辨识他们。这可以对学前儿童图形守恒能力的发展积累非常好的经验。儿童守恒能力的发展还涉及许多方面,如对科学概念的获得、对科学属性的认知和对面积的认知等,本节只讲述了数、量和图形三个方面的守恒表现与教育,以此作为基本守恒能力的学习内容。
【题目解析】:参见教材P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