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

论述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
【正确答案】:(P64-65)。(1)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0-2岁):婴儿要在被照养的关系中形成对照顾者的信任,相信照顾者在离开自己的视线后会再次回来,亲子关系是影响这一阶段的重要因素。信任感的缺失会表现在成年人的个性中,可能会缩进精神分裂中,进入抑郁状态 (2)自主与羞耻感和疑虑(2-4岁):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多自主运动的能力,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但如果父母嘲笑孩子的错误或者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羞耻 (3)主动感与内疚感(4-7岁):儿童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如果父母让孩子自由地做游戏和玩耍,就可以强化他的主动性。如果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或不让他们玩游戏或者提问,孩子会产生内疚感 (4)勤奋与自卑(7-12岁):儿童开始学习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适应社会规则。如果他们的学习成绩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如果他们的能力不受认可,能力不足,他们会形成自卑的倾向。学校与社会的教育以及同伴的交往与支持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5)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18岁):人的发展进入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身体的二次快速发展,在早年获得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受到质疑,青年们必须将自身的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对自己的能力、特质等各方面的清晰认知,并明确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这一阶段的危险是角色混淆,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不前 (6)亲密与孤独(18-30岁):个体开始进入亲密的恋爱和正式建立婚姻,开始真正承担社会义务。个体在生活上有亲近他人的需要,并发展出遵守承诺的道德力量。亲密关系的建立也意味着失去部分的自我,可能会让一些人陷入深深的孤独中 (7)繁殖与停滞(30-55岁):个体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繁殖不仅指生育和照料孩子,而且指在工作中创造事物和思想。发展的任务是形成创造力感,避免自我关注和停滞不前 (8)整合与绝望(55岁之后):人生已拥有多种经历,个体需要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整合,并接纳自己的生命历程,体验生命意义。如果这种整合不足或缺失,个体便会恐惧死亡,感受到绝望与生命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