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
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赢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赢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赢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赢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赢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正确答案】:(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惊弓之鸟、射箭能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更赢最后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赢善于观察、分析中受到启发。
(2)①“能手”(板书)是什么意思?“射箭能手”(板书)呢?“射箭能手”前加上“有名的”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这三个概念,前者包含后者,都是属种关系。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认识概念的属种关系,对于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发展思维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②“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很短的一句话,介绍了哪些内容?(介绍了谁,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什么身份的人。)
设计意图:短句中包含多项信息,通过提取句子中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③第5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更赢的行动,二是大雁的行动。)
设计意图:有的长句包含几层意思,要培养学生分析层次的能力。
④更赢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依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联系上文“有名的射箭能手”,由此推论出“打猎很有经验”,再由此推论出“能辨别大雁的不同叫声”。
⑤“惊弓之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我们说到这个成语时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知道“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际例子并加以说明,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意思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学生运用这个成语。
惊弓之鸟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赢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赢仔细看了看,指着
- 2024-11-06 04:37:43
-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