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为什么要进行整理?增删什么?
【正确答案】:(1)民间文学虽然是劳动人民中流传的文学,但它常常掺杂了统治阶级长期宣扬的思想,有的则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小生产者的阶级和时代局限。因此,那些表现低级趣味、庸俗色情、贪图小利,嘲笑劳动人民乃至宣扬封建道德、正统观念的落后思想,在大量印行作为文学读物时都必须加以剔除。(2)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但常常是通过个人来表演的。各人的才华不同,有的记忆不全,有的讲不生动,只有少数极有天才的人才能较完整地表达出集体创作的艺术成果,但也不能完全体现集体的最高成就。根据对比研究,结果是:用来比较的各种记录异文的总和永远比个别记录本更为完整。在个别人的表演中,常常是漏掉一些、强调另外一些,不是缺头就是缺尾,甚至丢掉了主要的东西。各种异文不同,甚至每一个人说几遍也各有不同。为了恢复集体创作的本来面目,必须对照各种异文,研究各种讲法,取长补短,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本子,如此才更加忠实于作为集体创作的民间文学本身。
(3)把口头的民间文学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需要作一些技术上的加工:口语丰富、生动,但也常常间杂粗糙之处,不够精练,有些方言土语或不合文法之处需要进行规范化当然,生动的方言要保存(可加注),绝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改写,要保存原作的语言特色(具体要求已见前述)说故事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之中,常常略去当时当地人所共知的东西,而这些对一般读者却是生疏的,所以需要补充上去(如当地的环境、典故、人名、地名),有些需要放在注解里,有些要编入正文。(4)讲唱表演时有许多生动的手势、表情、语气、动作等等没有用语言来表达,却是充分表现整个故事内容所必需的。为了“传神”,使读者得到身历其境听故事的艺术效果,必须作必要的艺术加工,例如说故事时手一抬、足一蹬、眼一挤……说一声“就这么给他一下了”,“这么”究竟是怎么样,别人难以知道,这就要在整理时将当时的表演情状具体描绘出来,否则读者无法了解。P316-317
民间文学为什么要进行整理?增删什么?
- 2024-11-08 04:37:16
- 民间文学(00508-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