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X公司计划筹资1亿元用于某新项目的上马,并制定了A、B、C三个方案。这三个方案设计的公司资本结构中,长期负债与权益资

2019年,X公司计划筹资1亿元用于某新项目的上马,并制定了A、B、C三个方案。这三个方案设计的公司资本结构中,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比例分别为0:1.0、0.2:0.8和0.6:0.4。三个方案的利率都是10%,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公司息税前利润预计均为300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为达到节税的目的,公司应选择哪一方案?
【正确答案】:投资结构决定企业的应税收益构成,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纳税负担。所谓企业投资结构,就是指企业投资通过分配过程而在各种特定使用系统中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可表现为投资地区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用途结构、投资来源结构,以及投资项目性质结构。其中,投资来源结构指不同的投资来源(如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权益性资本融资与债务融资的融资成本在税务处理中的规定是不同的。债务融资所支付的利息(不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标准的)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只要企业息税前利润高于负债成本,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比重,就会带来权益性资本收益水平的提高。
经计算可知,三种方案下的税前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2800万元、2400万元;应纳税额分别为750万元、700万元、600万元;税后利润分别为225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税前投资利润率(权益资本)分别为30%、35%、60%;税后投资利润率(权益资本)分别为22.50%、26.25%、45.00%。由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债务资本比例的加大,企业纳税呈递减趋势,表明债务筹资具有节税功能。同时可以看出,当投资利润大于负债利息时,债务资本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对企业权益资本越有利。因此,在债务融资能力允许的情况下,X公司应选择C方案。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税法中还通过应用资本弱化的反避税条款对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占权益性投资的比例(简称“债资比例”)进行了限制,即一般企业的关联方债资比例为2:1;金融企业为5:1。债资比例超过该比例的利息支出,如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应准备、保存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同期资料,证明关联债权投资金额、利率、期限、融资条件以及债资比例等均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本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未按上述规定准备、保存和提供同期资料的,其超过标准比例的关联方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