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阐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四个保障措施。

请详细阐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四个保障措施。
【正确答案】:加入WTO后,为了有一个稳定的金融业环境,首先就要求建设一个安全.健全的银行业。这种银行业的改革可以归纳成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四个保障措施。
(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它们的资产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55%。由于四大银行机构过于庞大,历史遗留问题也最为严重,因此改革四大银行任重而道远。要彻底解决四大银行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四大行所有权的多元化以及如何彻底改变它们的经营机制。银监会选择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改革的试点,而其他两家银行也会相继进行同样的改革。为了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银监会设定了十个指导方针,包括:
(1)建立一个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包含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一个执行管理层,这样才能够使各个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利用优势互补,选择国内和国外的战略投资者。戏,货
(3)制定清晰的战略。
(4)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定程序,内控机制以及风险管理系统。
(5)简化管理层次,建立新型的企业管理结构。
(6)引人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7)采用谨慎的会计处理,并实现会计信息透明化。
(8)建立及时更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9)加强员工的培训,招募有才干的人员。
(10)让专业的咨询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2.改革农村信用社
当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想让它们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热点。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金融机构运行的良好程度。在2003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改革农村信用社,并在8个省、市进行试点改革,在2004年进入全面的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集中在它所有权的转变以及管理效率和经营机制的改善。而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将从过去的35500家减至3 000余家。
3.重组小型银行和困难银行
银监会将强制对小型银行和困难银行进行全面的评估,在3~5年里将有计划地对这些银行进行清算和重组。在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轻重缓急,如果改革得过快反而对金融体系是一种破坏,相反,如果改革得太慢,成本又是高昂的。同时,公司治理的改善以及信用文化的建立应该成为改革过程中的附带产品。
(二)四个保障措施
1.引入战略投资者
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不存在任何的法律和规定限制中国商业银行引人战略投资者。银监会于2003年12月8日颁布实施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公开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其具体要求是: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以货币出资;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时,对非上市金融机构按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时,对上市金融机构仍按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上海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中国首批引入外国投资者的商业银行。它们的经验显示,引入外资不仅提高了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还增强了公司的管理和创新能力。
2.加快信用文化和市场秩序的建设
要加快信用文化和市场秩序的建设,首先要加快建立能够全面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的全国性的数据库,同时要鼓励商业和专业的信用信息机构的发展,尽快制定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标准。接着,还要强化商业操作、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并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另外还要改善处理不良贷款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这样的框架中包括了破产法、仲裁程序以及司法程序。
3.在完善有效的监管环境下促进公平竞争与金融创新
为了使中国的银行业能够适应2006年后全面开放的竞争格局,银监会将在未来的几年加快对中资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因此,它会采取促进金融稳定和推进金融创新相结合的政策,同时有步骤地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加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当中去。使中资银行在有限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了实现公平竞争并且不压抑银行的创新积极性,银监会将制定恰当的监管和准则而取消不必要的管制。同时也会明确监管者和被监管者所承担的责任,并会对监管资源实行有效﹑低成本方式的配置。
4.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和有效率的金融安全网络
我们必须巩固市场竞争机制来强调市场秩序的作用。但是竞争的同时不能忽略金融安全网络的建设,必须建成包含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金融紧急融资机制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安全网络。同时,要避免产生道德风险、破坏市场秩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