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28、 16分)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一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1)材料中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建国以后不仅顶住了西方国家的种种压力,而且抵制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调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任何人都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摘編自薛汉伟《中国率先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条件》
2)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就?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适合本国特点”的措施? 4分)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推行以“民主化、新思维”为旗号的修正路线,非但没有革新苏共、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反而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成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摘编自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
3)材料中的“彻底葬送了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分)
4)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迪? 2分)
28. 1)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分)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一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削弱;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措施: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3)事件:苏联解体。 2分)影响: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分)
4)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借鉴他人经验,但决不能全盘照搬。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