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该如何做。
【正确答案】:(1)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编合适的规则游戏
小班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多是独自游戏,各玩各的,很少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教师在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规则简单,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游戏,如“投掷游戏”“滚球游戏”等;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合作、有分工,但他们的规则意识仍较差,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幼儿选择团体类规则游戏,提高幼儿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如“接力赛”“传话游戏”“词语接龙”等。大班的游戏水平较髙,可以给他们选择规则复杂程度较高的游戏,加强策略性技能的游戏,如“快速拼图”“走迷宫”“找不同”等。
(2)保持游戏规则、内容的变通性
规则游戏有固定的玩法、规则,还有特定的游戏结果,但这并不是说规则游戏是一成不变的。在选择和编制游戏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化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幼儿在进行规则游戏时,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兴趣、需要改变游戏规则。如果幼儿要求,而且都同意改变规则时,应当允许幼儿改变规则。如玩“抢凳子”游戏时,幼儿觉得3张凳子太少了,很多小朋友都想玩,如果改成4张発子,就能有更多的小朋友一同参与游戏,这时老师在征求大部分幼儿同意的基础上,改变规则。改变规则的过程正是建构规则意义、发展社会性交往和人际理解的过程,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规则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遵守。当幼儿不满足原有的玩法而提出新的游戏情节时,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幼儿获得满足。
(3)逐渐提髙游戏难度
随着对某个规则游戏的熟悉,幼儿的游戏兴趣会下降。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游戏难度的方法重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如“什么东西不见了”这个游戏,教师先出示很多物品,让幼儿看并记住,然后去掉一样东西让幼儿猜,看看是什么东西不见了,待幼儿熟悉玩法后,教师提髙游戏难度,每次去掉两样东西让幼儿猜,后来又加人次序的因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个什么东西不见了,或者将出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变得更多,使游戏对幼儿始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游戏的规则和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不变,以培养幼儿的任务和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