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刘大槐是桐城派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方苞的“义法”论,同时又开启了后来的 ( )的古文理论。
2024-09-10 07:01:0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姚鼐将( )视为文学风格最完美的典范
2024-09-10 07:01:07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是( )
2024-09-10 07:01:1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袁枚论诗,标举
2024-09-10 07:01:13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论述人与文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提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的是( )
2024-09-10 07:01:17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王士祯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2024-09-10 07:01:2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原诗》的作者是( )
2024-09-10 07:01:23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认为不可能通过“多读古人之诗,而求工于诗而传”的诗论家是
2024-09-10 07:01:26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语出( )
2024-09-10 07:01:3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1
阅读全文
王夫之论诗讲求情景交融,与之理论相通的流派是
2024-09-10 07:01:33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四川)(00814-sc)
阅读全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
6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