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训诂学(北京)(00819-bj)
清代王筠( )的主要内容就是阐释《说文》六书条例、收字列字次第以及释字条例。
2024-08-28 15:37:43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后代研究者对《说文》条例作了大量发掘,阐发最为详尽而系统的则首推清代王筠的( )
2024-08-28 15:37:47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清代桂馥著( ),主要目的就是为《说文》的说解寻找古籍例证。
2024-08-28 15:37:50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训诂专书的( )不同,对字词解释的主要内容不同,编纂体例不同,在训诂学上的作用也就不同。
2024-08-28 15:37:53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 )是引申义的起点,是判断文字假借的依据。
2024-08-28 15:37:57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古代训诂专书,特别是( )一类的古代字书,常常用形训的方式说解字的造意。
2024-08-28 15:38:00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一个完整的或常态的义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具有( )关系。
2024-08-28 15:38:03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声训的训释词是解释被训释词的( )的,与被训释词不具同义关系。
2024-08-28 15:38:06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声训与以表述词的使用意义为目的的( )有本质区别。
2024-08-28 15:38:09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古代训诂专书中贮存了大量的古代训释材料,这些训释材料是现代人编写历史语言文字的( )的重要依据之一。
2024-08-28 15:38:13
训诂学(北京)(00819-bj)
阅读全文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
10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