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外教育史(01839)
法家在教育主张方面与儒、墨相比则具有极强的专制色彩。
2024-09-04 07:03:37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墨子提出的教育内容不具有功利主义色彩。
2024-09-04 07:03:41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荀子强调师道尊严。
2024-09-04 07:03:44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荀子建构的是一种内省的“成性”式教育体系。
2024-09-04 07:03:47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荀子认为,如果没有“伪”的加工,人性不可能自动成为完美之性,因而外铄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2024-09-04 07:03:50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内容。
2024-09-04 07:03:53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孟子对“大丈夫”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4-09-04 07:03:57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孟子建构出一套以“外铄说”为出发点、具有鲜明“复性式”色彩的道德教育体系。
2024-09-04 07:04:00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一个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外部。
2024-09-04 07:04:03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孟子在政治上具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主张“王道政治”。
2024-09-04 07:04:06
中外教育史(01839)
阅读全文
上一页
1
...
77
78
79
80
81
...
1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