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特殊情况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1)糖尿病合并妊娠:胰岛素问世后,孕妇和婴儿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新生儿畸形仍是妊娠糖尿病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十分必要。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是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量能同时满足母体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要严格监测孕妇血糖和体重。体重的增长不超过9~10kg。妊娠期前4个月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与普通患者相同,以后每日增加能量300~400kcal,蛋白质25g,并注意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的补充。有浮肿倾向和高血压者要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要小于6g;肥胖患者不宜过分采用低能量饮食降低体重,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2)儿童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多属1型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可使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要加强儿童糖尿病的管理。由于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量和营养素的供应一定要满足需要,不能过分限制能量,同时避免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
具体的饮食方案应结合年龄,身高,体重而定。4岁以下者可按50kcal/kg•d,4~10岁按45~50kcal/kg•d,10~15岁按35~40kcal/kg•d供给食物。凡有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的患儿,总热量可酌情增加。三大营养素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0%~35%,蛋白质15%~20%。
主食宜用大米、面粉,避免食用白薯、土豆、芋头等块茎食物。平时须忌食糖果、蜜饯等甜食。脂肪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肥肉和动物脂肪。蔬菜选含糖量较低的。同时还应注意补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如病情不能及时控制可发生昏迷。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急性期如果血糖过高,应先短期禁食,血糖下降至14~16.8mmol/L后可考虑给予饮食。如果患者无昏迷,应供给易于消化的单糖、双糖类食物(如水果汁等)。每日所进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一般不少于200g,或者根据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及具体病情而定。渡过急性期后,可以加粥,面包等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但要求严格控制每日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防体内产生新的酮体,使病情反复。当血糖正常、尿酮完全消失后,方可逐渐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用量。若出现昏迷不能进食,应给予全流质易消化的饮食鼻饲,开始时用量宜少,以后逐渐增加。
(4)低血糖反应:当血糖小于50mg/dl或2.8mmol/L时可发生低血糖反应,多见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所致。轻症患者可出现冷汗、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症状较轻、神志清醒者,可用温水冲服蔗糖20~50g(儿童10~15g),多数患者能迅速缓解。如果症状较重,除用糖水外,应进食些水果,饼干,馒头等。若病情严重、神志不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予以静脉输注葡萄糖。为防止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带些糖果,饼干等食品,并学会随体力活动的增减而适当调整饮食总量。
(5)糖尿病肾脏病:本病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幼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血浆蛋白下降、高血压、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氮质血症和水肿等,最后可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营养治疗的原则是保证能量供给,蛋白质摄入量根据病情决定。食物应选择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和肾脏负担者。食谱的制定主要根据体内蛋白尿缺乏程度及氮质血症情况而定。无论蛋白质供应量多少,均应充分注意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的供给。如果氮质血症较轻,24小时尿蛋白丢失达15~20g,每日膳食中蛋白质应提高至100g。当肾衰竭导致尿毒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20~30g,热能不低于2000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