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
【正确答案】:(1)蛋白质:老年人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与青年人相似,即每人每日1〜1.2g/kg体重,或膳食蛋白质能量占总能量的12%〜15%,而蛋白质的质量要高一些,即提高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类、鱼类、瘦肉、鸡肉以及大豆及其制品等在膳食中的比例,一般优质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50%,以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此外,如老年人限制能量摄入时,不宜相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热比可取较高值。
(2)脂类:老年人不宜摄入过多的膳食脂类,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脂肪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mg/d。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者胆固醇摄入量宜小于200mg/d。此外,老年人还可多吃些洋葱、大蒜、香菇、木耳、大豆、茶等有助于降血脂、抗血凝的食物。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为老年人能量的重要来源,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55%〜65%为宜。老年人的糖耐量较差,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不宜一次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最好均匀分配至各餐次,每餐都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以免血糖过高。
为了防止便秘,老年人膳食中还应有一定量的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膳食纤维如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以促进肠道的蠕动。膳食纤维还有预防高脂血症、糖尿病、胆石症及结肠癌、乳腺癌的作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蔬菜、瓜果、粗粮和豆类。
(4)维生素:足量的维生素对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机体代谢和防止衰老具有一定意义。
维生素A对老年人的视力和上皮组织的抵抗力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摄入量不足,血清中含量低与某些肿瘤如肺癌等的发病率较高有关。胡萝卜素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D需经肝脏和肾脏代谢活化成为1,25(OH)2-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而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致使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故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老年人维生素D的RNI为每日10μg(400IU),是中青年人的2倍。美国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委员会1997年修改的维生素D供给量为:51〜70岁每日400IU,70岁以上每日600IU。此外,老年人应多在户外活动,以增加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的数量,有利于钙的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E是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不仅能防止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质,而且能在体内保护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损伤,稳定细胞膜结构,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大剂量时还可抑制血液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老年人摄入充足的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衰老组织中特有的脂褐质,改善皮肤的弹性,推迟性腺的萎缩,从而延缓衰老。中国老年人维生素E的AI为每日14mg。
维生素C是水溶性抗氧化剂,亦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结构。维生素C还能在体内外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对预防消化道肿瘤有积极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B族维生素主要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维生素B1还可促进食欲及维护周围神经的正常功能。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高蛋白饮食时需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量。叶酸和维生素B12不仅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有利于预防老年性贫血,而且与维生素B6—起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受阻造成体内含量过高时,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老年人应注意多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必要时也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制剂。
(5)矿物质:
钙: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低于中青年人,而且对钙的利用和储存能力也差,容易出现负钙平衡。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钙的AI为50岁以上人群每日1000毫克,高于青年人的每日800毫克;UL为每日2000毫克。
铁:老年人造血机能衰退,对铁的吸收能力下降,贫血较为多见。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故老年人应摄入一定量吸收率高的血红素铁如瘦肉、鱼等,同时还可补充优质蛋白,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维生素B2与体内储存铁的利用有关,皆有助于老年人的铁营养。
锌、硒、碘、铬:锌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味觉及免疫功能的低下。硒能抗脂质过氧化,并对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缺硒时还会引起心肌损害。碘用于合成甲状腺素。铬有利于调节血糖和脂类代谢,也是老年人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