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试述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正确答案】: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1)合目的性原则
所谓合目的性,指的是选择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并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为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求选择与之相符的内容来保证它的实现。可以说,目标为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范围和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在选择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有目标意识
选择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选择这个内容是为了实现哪一个或哪几个目标?”。这要求对拟选内容可能包含的教育价值进行基本分析,估计一下这项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是什么样的关联,是否还有关联更密切的内容等。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与目标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项目标往往需要多项内容的学习方能达到。

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有些目标(如自信心、探究精神等)没有什么直接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因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很难由特定的内容来保证。

(2)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该体现这种基础性:它应该立足于幼儿基础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涉及人生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帮助他们学知、学做、学生活、学学习。其中,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的欲望和能力、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尤为重要。

(3)价值性原则
合目的性和基础性原则都已涉及到课程内容的价值问题。有效的学习首先依赖于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本质就是价值判断。

(4)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足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其操作性定义可以表述为“儿童自己独立完成的智力活动任务和在成人或有能力的伙伴帮助下所能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差距”。

(5)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动机力量,能使人进入一种“情感性唤醒状态”,产生一种吸收信息、扩展自己的倾向,为观察、探索、追求和进行创造性努力提供可能性。

(6)直接经验性原则
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特点。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直观性、情境性和活动性,使幼儿能够通过直接感知、操作和体验,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

(7)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
课程内容的均衡,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课程内容均衡与否的判断标准,既可从内容领域的角度考察,也可从为儿童各种潜能发展提供的学习机会的角度考察。真正均衡的课程,尤其要考虑幼儿发展的需要。根据均衡性原则,选择内容必须从课程的整体性出发,并不断对所选内容进行整体反思。均衡必须同时注意“优先”。而所谓“优先”,指课程设计者对某些内容和活动(包括媒介)作价值比较,决定是否纳入课程及其比重和先后次序。确定课程目标时应该遵循的“缺失忧先”原则在考虑课程内容时同样适用:课程要特别注意为幼儿理想的发展所必需的、现实中又特别缺乏的品质提供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