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述材料,完成所给任务。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降低疫情交叉感染风险,4月15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从4月16日0时至19日24时,在全市范围实行4天临时社会面管控措施。通告发布后,有的市民群众将其解读为西安要“封城”,有的市民群众担心实行加严管控后买不到菜、看不了病,产生了一定的恐慌担忧情绪。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行临时社会面管控措施不等于封城,西安目前没有“封城”,也不会“封城”,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小区实行“一门进出”,市民群众在落实扫码、测温、登记、戴口罩措施后可以正常出入。在加严社会面管控措施的同时,我们对保障市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作出了周密的安排,请大家不必恐慌。
问题:(1)阅读材料,回答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为什么选用“通告”,不用“公告”?公告和通告的区别是什么?
(2)根据上述通告的内容作用,你认为这份通告属什么类别通告?试述此通告的写作方法。
(3)根据材料,完成该通告标题的写作,要求结构三要素完整。
【正确答案】:(1)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文件。定事项。
《办法》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1.发布的公开性: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是公开的,发布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或遵守。差别在于发布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公告涉及的范围广,通告涉及的范围小。公告通常通过新闻媒体向全世界发布,范围没有限制;而通告既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也可以只在一定范围内张贴公布,比如某一地 区处理该地区内部事务的通告,就没有必要拿到地区以外去张贴。
2.事项的重要性:公告和通告是代表政府或一定的机构发布的,其内容涉及较多群众,因而必须是重要的事情才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的形式发布。一般公告公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而通告公布的,虽次于公告,但在其适用范围内,也是重要的事情。一般性的事情,可以使用通知或其他形式。
3.操作的严肃性: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的,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一般机关团体,不能随意发布公告。发布通告的机构也要注意自己的权限范围,不能超越权限办事。不代表法定机构的团体或个人,不能随意发布通告。总之,公告和通告均内容重要而涉及面广,因而操作时必须严肃,要严格按章办事。p146-147
(2)公告和通告,按照其内容的性质,都可以分为两大类:
1.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在宪法、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范围内,有关机构可以发布公告、通告,规定一些事项,有关人员必须遵守。
2.知照性公告、通告: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去遵守或者执行。这份通告属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p148-149
写作方法:1.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公告、通告写作前一定要明确是否有必要使用这一文种,发布该文种是否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特别是公告,要机构级别较高、内容重大、涉及面广才可发布,应保持发布的严肃性。公告、通告要一事一告,即内容限于谈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事放在一起。
2.内容明确,语气庄重。公告、通告是公开宣布较重要的事情,要有关人员知道或遵守,所以内容一定要十分明确,以免执行时出现差错。公告、通告宣布的内容,有些是法定的,遵守具有强制性;有些虽非法定,但不遵守会带来不良甚至严重后果,因而也必须遵守。所以在宣布时,语气要庄重,以免造成误解。
3.注意格式。公告、通告的标题有四种形式: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发文单位加文种;事由加文种;只有文种名称。
公告、通告的正文写法比较简单,只要把要公布的事情扼要写出来就行了,一般不必多做解释,如公布的内容较多,可分点列出。对一些需要公众遵守的东西,在公布之前,也可用一两句话略述理由。正文最后,可加“现子公告”、“特此公告”、“特批通告”、“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等习惯用语,有时也可不加。p150-151
(3)略。
请根据下述材料,完成所给任务。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降低疫情交叉感染风险,4月15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从4月1
- 2024-08-20 17:06:26
-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