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写作特色。

分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写作特色。
【正确答案】:一曲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凯歌
——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这篇通讯反映的是为了抢救食物中毒的61名民工,各有关部门、人民群众全力以赴运送药品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难,万人相助”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
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比赛,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它所涉及的地点、部门、人物繁杂,背景深广。时间从1960年2月2日延续到2月5日乃至以后的日子,空间包括山西省平陆县(其中有县委大楼、张村公社医院、黄河渡口、空降地、圣人涧等)、首都特种药品商店、卫生部、某机场,作者在作品中表现了高超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把这起复杂的事件叙述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这篇通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时空结合,纵横交错,读起来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整体上它是以时间的推移为其展开情节的纵向线索,用时间这根线把不同地方的援救活动连缀起来,然后在每个时间点,分支出“就在同一个时间内”几个地方发生的事,用空间方位的转移作为横的线索,把同时不同地的动人事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详细生动地展示了中毒、找药、送药、抢救的全过程。
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把中毒民工急需药品的主题点出来,一下子吸引读者,然后按照时间的流程,依次展开。作品以时间作为小标题,有一种倒计时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也越来越紧张,产生一种一口气读完的冲动,直到民工最后安全脱险,读者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目前这种计时手法已广泛地被记者采用,一些紧急事件的报道,甚至用分秒来计算,以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增强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关注。
值得称道的是该报道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如“当船工们听说是为了挽救六十一个祖国建设者,老艄公王希坚,不顾今晚正发喘,猛然从热乎乎的被窝里跳了起来,系上搭,吆喝一声:‘伙计们,走!……”几个动作,一句话把一个不顾个人安危,冒险救人的老艄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文章中对骑车送药者王英浦、电料行的王明德和演员杨果娃的细节描写,都凸显了“一个人发生困难,就有成百上千个素不相识的人,热切地向你伸出手,不遗余力地予以帮助”这样一个主题思想。文章读起来长而不空、具体实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