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律学家张斐对《晋律》的二十个名词进行了解释。其中将“失”解释为

晋代律学家张斐对《晋律》的二十个名词进行了解释。其中将“失”解释为
A、意以为然
B、知而犯之
C、不意误犯
D、唱首先言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法律注释水平明显提高。张斐对《晋律》的二十多个名词进行解释:“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亏礼废节谓之不敬,两讼相趣谓之斗,两和相害谓之戏,无变斩击谓之贼,不意误犯谓之过失,逆节绝理谓之不道,陵上僭贵谓之恶逆,将害未发谓之戕,唱首先言谓之造意,二人对议谓之谋,制众建计谓之率,不和谓之强,攻恶谓之略,三人谓之群,取非其物谓之盗,货财之利谓之赃。凡二十者,律义之较名也。”①这些解释都比较准确,如关于故意、过失等的解释,与今天的解释都没有本质差别。由于张斐和杜预等人对《晋律》所作的解释非常完备,统一了人们对律条的不同理解,而且弥补了律文内容上的缺陷,后来经朝廷批准,下诏颁行天下,与《晋律》具有同等效力。后人将他们的注释与晋律文本合为一体,称之为《张杜律》。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