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
C、禁止类推解释
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E、禁上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正确答案】:ABCDE
【题目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
罪刑法定主义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故行政机关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
(二)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
禁止溯及既往,是指只能适用行为时的法律,而不得适用行为后的法律。
禁止溯及既往是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所以,禁止溯及既往只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则可以溯及既往适用新法。
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因为刑法适用上的溯及既往与刑事立法上的溯及既往都会损害人民的预测可能性、侵犯人民自由。
从司法上说,禁止溯及既往的具体内容有:
(1)不得对行为时并未禁止的行为科处刑罚;
(2)不得对行为时虽有法律禁止但并未以刑罚禁止(未规定法定刑)的行为科处刑罚;
(3)不得事后减少犯罪构成要件而增加犯罪可能性;
(4)不得适用事后提高的法定刑;
(5)不得改变刑事证据规则,事后允许以较少或较简单的证据作为定罪根据。
(三)禁止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例如,《刑法》第237条规定了强制猥亵妇女罪;如果认为强制猥亵男性的行为也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则是类推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禁止扩大解释,从实质上而言,扩大解释的结论在公民预测可能性之内;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四)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法定刑必须有特定的刑罚种类(刑种)与特定的刑罚幅度(刑度)如果刑法对某种行为没有规定刑罚,那么,根据“没有法定的刑罚就没有犯罪”的原则,该行为便不是犯罪。同样,如果刑法只是规定对某种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但没有规定特定的刑种与刑度(不定刑),司法机关因为没有适用刑罚的标准,事实上也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现代各国的刑法都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法官不仅应当以相对确定刑为依据裁量刑罚,而且必须宣告具体的刑罚,而不能宣告不定期刑。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一方面限制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罪刑的均衡,因而符合法治的要求。
(五)明确性
明确性的基本含义是:“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适用的对象。”
将明确性视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之一,是因为明确性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自由的基本要求。不过,明确性只是一种相对的要求,要求刑法明确到毋需解释的程度只是一种幻想。解释刑法就是为了使刑法明确,所以,实现刑法的明确性是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的共同任务。
(六)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刑法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一般来说,刑法只能将具备下列条件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1)这种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非常严重,绝大多数人不能容忍,并主张以刑法进行规制;
(2)适用其他制裁方法不足以抑制这种行为,不足以保护法益;
(3)运用刑法处罚这种行为,不会导致禁止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不会使人民的自由受到不合理的限制;
(4)对这种行为能够在刑法上进行客观 的认定和公平的处理;
(5)运用刑法处罚这种行为能够获得预防或抑制该行为的效果。
由于形势的变化,当某种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性已经达到了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时,就需要将其规定为犯罪。
(七)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禁止不均衡的刑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刑罚与犯罪的均衡,就必然反对残虐的刑罚。
残虐的刑罚,是指以不必要的精神、肉体的痛苦为内容,在人道上被认为是残酷的刑罚。既然是不必要的和残酷的,那么,它相对于任何犯罪而言都必然是不均衡的。刑罚处罚程度由重到轻,是历史发展的进步表现与必然结果,轻刑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2024-08-10 04:57:51
- 刑法学(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