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正确答案】:(1)求全距所谓全距乃是一批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观察全部数据,找出其中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以符号R表示全距,则全距的计算公式为:R=Xmax-Xmin,故全距在有的书中也称为两极差。(2)定组数定组数就是要确定把整批数据划分为多少个等距的区组。组数用符号K表示,它的大小要看数据的多少而定。一般来说,当一批数据的个数在200个以内时,组数可取8一l8组。如果数据来自一个正态的总体,则可利用下述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即:K=1.87(N-1)2/3。(3)定组距在知道全距R以及组数K之后,就可以来确定分组的组距。组距用符号i表示,其一般原则是取奇数或5的倍数。如1,3,5,7,9,10等。具体的取值方法可通过全距R和组数K的比值来确定。(4)写出组限组限是每个组的起止点界限,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文献中,组限的表述方法不尽一致,有时还会引起混淆与误解。(5)求组中值组中值是各组的组中点在量尺上的数值,其计算公式为:组中值=(组实上限+组实下限)/2。(6)归类划记完成上述各步骤后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表的格式来记录上述有关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归类划记,具体方法可以类似唱票的方式依次把每个数据准确地划归所属组别,并以“正”号的记录方式体现在表格内,便于计数检查。(7)登记次数根据表中划记结果,点记各组的次数厂,记人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