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岗位设置的原则。
【正确答案】:答:一般来说,某一组织中的岗位设置是由组织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决定的,因事设岗是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岗位是客观存在的,应以“事”为中心设置,而不能“因人设岗”。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发展情况,需要多少岗位,就设多少岗位,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岗位。总之,一切应从实际出发,除坚持因事改岗这个基本原则外,在具体设置岗位时,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最低岗位数量原则。岗位设置应以事为中心,从客观需要出发进行岗位设置。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应从企业整体出发,分析每个岗位在企业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凡是能发挥作用的就设岗;反之,不设岗,使岗位的数量尽可能达到最少。较少的工作岗位,可以使企业的工作尽可能集中,便于管理。从经济角度来说,可以降低人工费用,让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尽可能地承担更多责任。
②有效配合原则。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③关系协调原则。在岗位设置时,应考虑到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要明确上下级岗位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也要明确同级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关系。
④有效管理宽度原则。企业岗位的设置还应考虑到管理的效果问题,这涉及不同层级工作岗位数量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所谓有效管理宽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在岗位设置时坚持有效管理宽度原则,要求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即多少个下级岗位对应一个上级岗位。
⑤经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原则。岗位设置应从企业整体出发,全面分析和评价各种岗位存在的合理性,科学设计企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实现岗位设置的经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企业都在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岗位设置过多,所需要的员工就多,企业就要支付更多的人工费用,这不符合经济化原则。如果岗位设置过少,可能出现一些事情没人管,或者某些岗位的员工超负荷工作的现象,这种岗位设置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在岗位设置时,应把企业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岗位设置,使岗位设置和组织结构设计、部门职能分解相吻合。P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