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杂文的写作方法。上海某日报曾著论攻击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科目,以为大学应研求精深有用之学,而北京大学乃竟设科延师,教授戏

分析下面杂文的写作方法。

上海某日报曾著论攻击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科目,以为大学应研求精深有用之学,而北京大学乃竟设科延师,教授戏曲,且谓《元曲》为亡国之音。不知欧美日本各大学,莫不有戏曲科目,若谓《元曲》为亡国之音,则周秦诸子,汉唐诗文,无一有研究之价值矣。至若印度希腊拉丁文学,更为亡国之音无疑也。

此次北方发生之Pest,西医曾以科学实验之法,收养此种细菌,证明其喜寒而畏热。乃无识汉医,玄想以为北方热证,且推源于火烷煤炉之故,不信有细菌传染之说,妄立方剂。而北京各日报,往往传载此种妖言,殊可骇怪!国人最大缺点,在无常识。新闻记者,乃国民之导师,亦竟无常识至此,悲夫!
【正确答案】:运用类型概括法,(3分)首先用归谬法驳斥上海日报,接着用比较法批评汉医的荒诞,(4分)最后归纳为普遍现象之国人之无常识,尤其新闻记者殊不可解。(3分)
【名师解析】:这篇文章采用了类型概括法进行写作。首先,作者通过归谬法反驳了上海日报对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科目的批评。作者指出,如果认为《元曲》是亡国之音,那么周秦诸子、汉唐诗文等同样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也应被否定,因为它们同样产生于亡国时期。接着,作者用比较法批评了汉医对Pest(疑似指某种疾病)的错误认识,指出汉医的错误观念与西医的科学实验方法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作者将上述现象归纳为普遍存在的国人之无常识,特别是新闻记者的无常识,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悲哀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