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茶馆》中的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的形象特征。

试析《茶馆》中的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的形象特征。
【正确答案】:1、王利发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的顺民。为了生存与温饱,他一直坚持顺民哲学,对太监、资本家,新旧军阀等人一概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他“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虽善于适应形势,顺应潮流做生意,苦心孤诣地改换经营方式,但还是境遇不佳,每况愈下。最后他在绝望中发问:“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王利发的鸣人间不平,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他最终悲愤地上吊而死,他的悲剧,为实现作者“埋葬三时代”的目的起了重要的作用。
2、常四爷开始是个有吃皇粮特权的“旗人”,随着清政权的崩溃,他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卖蔬菜和花生米为生。他正直、倔强、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敢作敢为的浩然正气。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结果被当作谭嗣同的同党,关进监狱一年多。在民族危难之际,他参加了义和团,直接同洋人拚杀,表现了我们民族不屈于外侮的可贵气节。他一生只盼国家像个样儿,可是盼了一辈子,国家越来越不像样,这使他感到悲凉。他最终沦落为孤苦老人,以至于发出惨痛的呼号:“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3、秦仲义是一个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他认为开办工厂、振兴实业,是唯一救国救民之道。他太自负了,他根本没想到,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他那实业救国的路是行不通的。他苦心经营四十余年,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统治下,终于在抗战胜利后破产了。他从一个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变成了唯有牢骚满腹、一腔悲愤的穷光蛋。最后他得出一条非常可怕的结论:“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的下场,是那个时民族资本家的必然命运,也是对“实业救国”论的有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