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价格弹性角度分析价格决策与商品弹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一)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亦称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起的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就是衡量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因为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先变动,即二者是正比关系。不同的商品,虽价格的增加,其供给量增加的幅度是不同的,即供给弹性值有大小区分的。(1)当σ<1,我们称供给缺乏弹性或供给弹性小。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供给曲线比较陡直。此时,供给量的任何微小或可能的变动都将会对价格的变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反之,只有较强烈的价格变动才会改变商品的供给量。(2)当σ>1,我们称供给有弹性或供给弹性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供给曲线比较平缓。此时,价格的影响力表现得相对强一些,较小的价格变动会带来较大的供给量变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当σ=1时,我们称其为单位价格弹性,它表明价格的变动幅度和供给量的变动幅度相同。(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亦称需求弹性,是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就是用来衡量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由于价格同需求的数量一般成反比例关系,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的值为负。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10%,而需求数量下降了20%,那么这时的需求弹性为一2。在实际中,我们常以绝对值的形式来表示某种或某类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绝对值越大,商品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说明微小的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数量大幅度的变动。如果|η|>1,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有弹性;如果|η|<1,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η|=l,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变动的幅度总等于需求数量变动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