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法》规定,为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其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 )。
A、挖排水沟
B、采用砌石或混凝土护砌
C、植树种草
D、恢复耕种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水土保持法》规定,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对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这些措施主要关注的是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通过植被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地表径流,进而防止水土流失。
A选项“挖排水沟”虽然有助于排水,但并不直接解决裸露土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B选项“采用砌石或混凝土护砌”通常用于河岸或边坡的防护,对于裸露土地的恢复并不适用。
C选项“植树种草”是恢复土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符合《水土保持法》的立法目的。
D选项“恢复耕种”虽然可以重新利用土地,但前提是土地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植被覆盖和土壤保持能力,否则耕种本身可能加剧水土流失。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植树种草。
                    
                    《水土保持法》规定,为防止水土流失,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其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 )。
- 2024-11-09 15:12:52
-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