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中,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无粘结预应力张拉宜采用( )。
A、两端张拉
B、一端张拉
C、分段张拉
D、中间张拉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答案解析:
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是根据其长度来确定的。当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由于长度较短,预应力筋的应力分布相对均匀,因此可以采用一端张拉的方式,这既满足施工要求,也符合经济性原则。
然而,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由于长度增加,预应力筋的应力分布变得不那么均匀,一端张拉可能无法保证预应力筋的整体受力效果。因此,为了保证预应力筋的有效张拉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两端张拉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确保预应力筋在全长范围内均匀受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选项C的分段张拉通常用于长度大于50m的预应力筋,因为过长的预应力筋如果采用整体张拉,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难以保证张拉效果。分段张拉可以将预应力筋分为若干段进行分别张拉,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张拉效果。
选项D的中间张拉并不是常见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因此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对于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的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宜采用两端张拉的方式,因此正确答案是A。这种张拉方式可以确保预应力筋的有效张拉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中,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无粘结预应力张拉宜采用( )。
- 2024-11-09 14:36:22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