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3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4d、6d、2d,施工段数为6,且甲乙间工艺间歇为1d,乙丙间提前插入时间为2

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3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4d、6d、2d,施工段数为6,且甲乙间工艺间歇为1d,乙丙间提前插入时间为2d,现组织等步距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计算工期为( )d。
A、23
B、22
C、21
D、19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中,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流水节拍,即所有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对于本题中的流水节拍4d、6d、2d,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2d。 接下来,我们根据最大公约数重新计算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数,这可以通过原流水节拍除以最大公约数得到:甲为2,乙为3,丙为1。 然后,我们计算流水步距,由于题目要求等步距,所以流水步距K等于统一的流水节拍,即2d。 再考虑工艺间歇和提前插入时间。甲、乙之间的工艺间歇为1d,但由于我们是以2d为步距进行计算的,所以实际影响的步数是0.5步(即1d/2d)。乙、丙之间的提前插入时间为2d,也即是1步(即2d/2d)。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工期了。工期T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丙)的流水节拍数乘以施工段数,即1 * 6 = 6d。 2. 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之前的所有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之和乘以流水步距,即(2 + 3) * 2d = 10d。 3. 减去提前插入的时间影响的步数,即减去1步,即2d。 4. 加上工艺间歇影响的步数,即加上0.5步,即1d。 因此,总工期T = 6d + 10d - 2d + 1d = 15d。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根据通常的流水施工计算规则,我们还需要加上第一个施工段上各施工过程所需的时间之和,即4d(甲)+ 6d(乙)+ 2d(丙)= 12d。 所以,完整的工期应该是15d + 12d = 27d。 然而,这个答案与给出的选项不符。这可能是因为题目中存在某些特定的计算规则或者条件我们没有考虑到。根据所给答案C(21d),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题目和计算过程。 但在目前的信息下,我无法直接得出21d的答案。可能是题目中存在某些特定的条件或计算方式,或者答案本身存在问题。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无法给出确切的推理过程来支持这个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仔细检查题目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理解所有条件,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答案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