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分为A、B、C三个工艺过程,按五个施工段顺序组织施工,各工艺过程在各段持续时间均为7天,B、C工艺之间可搭接2天。实际施工

某工程分为A、B、C三个工艺过程,按五个施工段顺序组织施工,各工艺过程在各段持续时间均为7天,B、C工艺之间可搭接2天。实际施工中,B过程在第二段延误3天,则实际流水施工工期应为( )天。
A、47
B、49
C、51
D、50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首先,我们根据题目描述明确基本信息: - 工程分为A、B、C三个工艺过程。 - 每个工艺过程在五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均为7天。 - B、C工艺之间可以搭接2天。 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延误,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如下: - A工艺五个施工段共需5 × 7 = 35天。 - B工艺在A工艺完成后开始,五个施工段也是35天。 - C工艺在B工艺开始后2天即可开始第一段施工(因为B、C之间可以搭接2天),所以C工艺第一段施工从第37天开始,五个施工段共需35天。 因此,理想情况下的总工期是35(A工艺)+ 35(B工艺)+ 35(C工艺)= 105天。但由于B、C之间可以搭接2天,所以总工期减少2天,即103天。 然而,题目中提到了B过程在第二段延误了3天。这意味着在B工艺的第二段,即原本应该在第14天开始的施工段,现在推迟了3天,到第17天开始。这会导致B工艺的总时间增加3天,即变为38天(原35天+3天延误)。 因此,考虑延误后的实际流水施工工期为: - A工艺:35天 - B工艺(考虑延误):38天 - C工艺(从B工艺第二段结束后2天开始,即第40天):35天 总工期为:35(A工艺)+ 38(B工艺)+ 35(C工艺)- 2(B、C搭接时间)= 106天。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并没有106天。这表明我们需要重新考虑B、C工艺之间的搭接关系。由于B工艺第二段延误了3天,那么B工艺第二段结束的时间实际上比原计划晚了3天。这意味着C工艺的第一段实际上可以从B工艺第二段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而不是从B工艺第一段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 因此,C工艺的第一段从第40天(B工艺第二段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其余四个施工段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这样,C工艺的总时间仍然是35天。 所以,考虑延误和搭接后的实际流水施工工期为: - A工艺:35天 - B工艺(考虑延误):38天 - C工艺(从B工艺第二段结束后2天开始):35天 - 减去B、C之间的2天搭接时间 总工期为:35(A工艺)+ 38(B工艺)+ 35(C工艺)- 2(B、C搭接时间)= 106天。 但是,这个结果仍然与给出的选项不符。经过再次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错误:在计算B工艺的总时间时,我们错误地加上了3天的延误,而没有考虑到这3天延误只影响了B工艺的第二段,并不影响其他段。因此,B工艺的总时间仍然是35天,而不是38天。 现在,我们重新计算总工期: - A工艺:35天 - B工艺(尽管第二段延误了3天,但总时间不变):35天 - C工艺(从B工艺第一段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即第37天):35天 - 减去B、C之间的2天搭接时间 总工期为:35(A工艺)+ 35(B工艺)+ 35(C工艺)- 2(B、C搭接时间)= 103天 - 2天 = 101天。 然而,这个结果仍然与给出的选项不符。这说明我们之前的某个假设或计算是错误的。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注意到在计算B、C工艺的搭接时,我们错误地减去了2天。实际上,由于B工艺第二段延误了3天,这会影响C工艺开始的时间,使得C工艺的开始时间比原计划晚3天。但是,B、C之间的搭接时间仍然存在,不应该从总工期中减去。 因此,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 A工艺:35天 - B工艺(尽管第二段延误了3天,但总时间不变):35天 - C工艺(由于B工艺第二段延误,开始时间推迟3天,从第40天开始):35天 总工期为:35(A工艺)+ 35(B工艺)+ 35(C工艺)= 105天。 然而,这个结果仍然与给出的选项不符。这表明我们需要重新审查题目和答案。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原答案D(50天)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按照题目描述和正确的计算方法,总工期应该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