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7日,原告林先生向某银行申请贷款被拒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自己于1997年6月25日向被告

2007年3月7日,原告林先生向某银行申请贷款被拒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自己于1997年6月25日向被告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2万元未还的不良贷款。原告以自己没有向被告贷款,多次找被告协商,要求删除不实信息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报送相关信息是根据程序要求的,不构成侵害个人权利
B、错误报送个人征信信息会给当事人在银行融资等带来极大影响,实质上已经构成侵害个人名誉权
C、林先生与银行协商不成,可以银行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更正相关信息
D、银行侵害林先生名誉权的情况下,林先生可以要求银行赔礼道歉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对于本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关系和权利内容。题目描述了一个关于个人征信信息错误的案例,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关系是原告林先生与银行之间的个人信息保护关系。 A项:虽然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报送相关信息是根据一定的程序要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如果银行错误地报送了个人征信信息,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会侵犯到个人的信息保护权和名誉权。因此,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 B项:错误报送个人征信信息会导致当事人在银行融资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实质上已经构成了对个人名誉权的侵害。因为个人征信信息在银行业务中具有重要作用,错误的征信信息会影响银行的信贷决策,进而影响个人的信用状况和经济活动。因此,B项是正确的。 C项:在林先生与银行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他有权以银行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更正相关信息。这是法律赋予公民在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之一。因此,C项是正确的。 D项:如果银行确实侵害了林先生的名誉权,林先生除了可以要求银行更正相关信息外,还可以要求银行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旨在弥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精神损害。因此,D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