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语言学习理论,一线教师更倾向于向有经验的优秀同事学习。通过观摩同事的课堂教学,他们能够尽快地将观摩的教学活动迁移到自己的课

相比于语言学习理论,一线教师更倾向于向有经验的优秀同事学习。通过观摩同事的课堂教学,他们能够尽快地将观摩的教学活动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他们认为,持有怎样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并不影响他们的教学。他们甚至认为,有些教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但他们的教学效果却很好,一样受同学们和同事们的欢迎。
[问题讨论]
1. 你如何看待一线教师重 教学实践、轻理论知识的情况?
2. 教师的教学行为背后是否一定有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
【正确答案】:1.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往往被教师污病。有的教师认为,这些理论离自己的教学实践太远,相此于外语领域专家的见解,他们更愿意向同行学习,从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他们学习到具体的关于课堂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使用,并能够通过模仿,将其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体现了教师学习的一个来源是基于自身或他人的经验,这种基于经验的学习短期内可以得到提升,但是很难有持久的效果,特别是创新能力,它使得教师停留在“教书匠”这一角色,而未能如当前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那样,承担多种角色,不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
2.无论觉察与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他们对语言是什么的认识。一个热衷于在课上分析篇章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教师,更有可能持有结构语言观;而一个通过让学生反复进行听说训练、句式转换练习来训练其听说能力的教师,更有可能持有行为主义学习观。教师的行为都是他们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的体现。有些教师之所以认为自己不持有任何语言观或语言学习观,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知识,不能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不存在完全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时候,教师在应用某些理论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