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育观察中的观察误差及防止措施。

试述教育观察中的观察误差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1)来自被观察者的偏差及防止措施。观察者所观察的是被观察者正发生的行为。当被观察者身心异常时,如处在生病、饥饿、困倦、闹情绪等状态时,其表现会与平时不同。这时,一般应换一个时间再进行观察。由于观察者的介入,特别是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在被观察时,被观察的行为会有所改变,或者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坏。
因此,观察者要自觉控制观察活动,尽可能消除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其一,与被观察者友好相处,获得他们的信任;其二,持续地观察较长时间;其三,观察者选择一个不显眼、不易让被观察者看到的地方进行观察,有条件可在实验室装上单向玻璃或采用摄像机记录,这种方法可消除观察者的反应性,但它要求有较高的观察技术和昂贵的设备。
(2)来自观察者的偏差及防止措施。一是观察者的一般技术问题。观察者对所要观察的行为不明确,观察方法、技术不熟练,记录不熟悉等,可能会使观察所获得的资料不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二是观察者的“期望”。观察者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主观倾向性。有的观察者愿意自己的观察结果符合研究者或观察者自己的意愿,而带着这种倾向去观察和记录。三是观察者的偏见。观察者的某种特征或观念可能会左右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解决办法:一是正确选择观察人员;二是加强科研道德培养,树立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三是作好充分知识准备,了解和掌握与观察课题有关的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及观察的技术技能;四是进行观察能力训练,提高对要观察的事件的敏感程度以及判断能力;五是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3)来自设计缺点的误差及防止措施。观察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观察者在较长的时间内既要观察又要记录,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人的观察能力有限,只能注意观察对象的某几个方面。因此,设计观察方案时,如果观察指标太多、代码繁杂,记录表格设计不当等,都会造成观察误差。
解决办法:首先要采用适当的观察项目、代码,合理分配观察任务,并用预备观察检验观察方案的可行性;其次要充分利用科学仪器,发挥仪器和工具的放大、延伸、计量、记录等功能。若观察结果误差较大,则应修改观察方案。同时,加强对观察者的培训。
下一篇:定量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