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室内游戏活动区的方法?

创设室内游戏活动区的方法?
【正确答案】:(P126-128)(1)根据室内空间及班级人数设置活动区的数量:若活动室空间较大,可以把活动区设置在活动室的四周,便于为集体活动提供开放的、能够和各活动区形成良好互动的中心场所;若空间较小或形状不规则,就要考虑不同活动区的结构方式,如,可以将空间大的积木区作为集体活动的场所。室内活动区数量以4-6个为宜,可根据班级人数及面积适当增减。每个活动区的面积一般不少于6平方米,相邻活动区之间用低矮的玩具柜或材料架隔开。(2)根据幼儿兴趣及活动内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兴趣和需要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当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和自主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高。活动区既是幼儿的游戏区,又是幼儿的“学习区”,在确定活动区种类上还要结合活动区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创设。对活动区的命名上,应选择对幼儿来说有意义的玩具或游戏材料的名称来命名,如“积木区”、“娃娃家”的名称就好于“建构区”、“角色扮演区”。(3)合理规划活动区并明确标识区域界线和规则:活动区的规划要考虑活动区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不干扰。安排活动区时要遵循动静 分开的原则,把安静区和吵闹区分开。安静的活动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等。吵闹的活动区:积木区、角色扮演区、音乐舞蹈区等娃娃家、积木区相对喧闹且幼儿流行动性大,应当安排在一起,并留出较大空间便于幼儿走动和游戏。活动区域的边界要明确,便于幼儿确认游戏场地和行为规范。(4)提供丰富安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注意存放及更新: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的“教科书”,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丰富多样能够为幼儿提供选择游戏的多种可能性,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兴趣和需要。玩具和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需要。对年龄小的幼儿适合提供模拟的实物、逼真程度较高的玩具,数量上应提供人手一份的 玩具,便于他们进行平行游戏;对年龄大的幼儿提供适当的半成品类材料,便于他们团队合作进行创造和改装。(5)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区设置,并为其设置“备用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自然也是游戏环境创设的主人。陈鹤琴先生曾经说 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为了给幼儿留出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材料,可以设置一些“备用区”给幼儿自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