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报新闻记者甲在报道一起扫黄案件时,故意将与其有矛盾的邻居乙写成是妓女,并配发了相应照片。该消息在晚报上发表后给乙带来了巨大的

某晚报新闻记者甲在报道一起扫黄案件时,故意将与其有矛盾的邻居乙写成是妓女,并配发了相应照片。该消息在晚报上发表后给乙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乙的未婚夫也离她而去,导致乙精神恍惚。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此报道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B、乙有权请求该晚报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C、乙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此行为不构成侵权,因甲是报道新闻
E、因没有身体损伤,所以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民法典》第1025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本题中,甲故意歪曲事实,影响乙的名誉,因此报道侵犯了乙的名誉权。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因此B选项正确。《民法典》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甲侵害乙的名誉权,造成乙严重精神损害,乙可以向晚报请求精神侵害赔偿。C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