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麓尧,小班,他是今天的值日生,午餐环节他为每个餐桌放上相应数量的调羹。他一边拿调羹一边在嘴里数着:“一只碗,二只碗……”当放到第三张桌子的时候桌上只有3只碗,但是他仍旧放了4把调羹。到外面一间餐厅分调羹时,桌上有2叠碗,各有三只碗,他很明确地在2只盆子里各放了三把调羹,然后把剩下的一把调羹放到了另一张桌子的一只碗前。教师要求他检查一下是否分对,他马上数了第三张桌子上的调羹,在教师的提醒下再数了碗的数量,马上发现不对,拿走一把调羹。然后再检查旁边一张桌子,又拿走一把调羹,教师要求他再数一遍碗,他数了几次以后发现了碗有四只,所以又放回了拿走的调羹。然后他又检查了第二张桌子碗的数量,数了两遍发现是4只,最后目测检查第一张桌子,检查好后结束了工作。
近期幼儿相关信息回顾
刘麓尧本学期搬家至学校附近,因此来园天数显著多了。同时他对围棋十分感兴趣,已经考出围棋7级证书。应该说他的逻辑思维和空间知觉发展很好,在摆围棋定式的过程中可以感知他对空间方位十分敏感,但是在和数字有关的领域他的表现仍旧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点数5以内的物体有时还会出错,同时他在点数的时候自信心不足,区域活动或者集体游戏环节不会主动地去参与数字游戏。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班班幼儿在该领域的特点。
(2)结合所学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知识分析教师的做法。
【正确答案】:(1)案例中主要讲述小班幼儿在分餐具时的活动,属于数学领域的活动。在数学领域,小班幼儿在数学兴趣上能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在量的关系上,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在比较方面,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在量的关系上,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在形状方面,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空间方面,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2)案例中的教师在观察、记录中解读和把握幼儿的学习。刘麓尧在担任值日生分调羹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的计算能力、数概念发展水平,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师目睹了幼儿操作的整个情景,并给予了恰当有效的指导。首先,当教师发现孩子出错以后,及时提醒其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孩子正确进行点数,但是点数的对象不对(应该数碗,却数调羹)。因此,教师明确地给予了提示,即要求他数碗,终于推进了问题的解决。而后,孩子在主动的检查过程中,采用了目测(而非点数)的计数方式,导致计数失败,教师提醒他重数一遍。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每一次都是基于对孩子活动的观察和问题根源的把握、理解,因此相同指导形式下指向的却是不同的问题。该老师的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刘麓尧,小班,他是今天的值日生,午餐环节他为每个餐桌放上相应数量的调羹。他一边拿调羹一边在嘴里数着:“一只碗,二只碗……”当放到
- 2024-11-08 16:28:38
- 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14492-fj)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