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兰兰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睛

案例分析:兰兰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睛。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她一边画一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
问题:(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幼儿的行为。
(2)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正确答案】:(1)案例中描述的兰兰画猫的过程反映出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容易变化。兰兰开始时画的是猫,但是,当她画到线条于是改画草地、小花和小兔;随着画作的继续,根据画出的图案,又把画作想象成火车。可以看出,兰兰作画没有稳定的主题,不能按一定的目的进行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这说明幼儿的无意想象占优势。
(2)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建议:
1)丰富幼儿的记忆表象,为其想象提供足够基础与素材;
2)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音乐、文学等活动发展幼儿创造想象能力;
3)注重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
4)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