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早餐后,洋洋走进第一个娃娃家,被娃娃家的小朋友拒绝了,“你不能进来,我们家的人已经满了”。她看了一会儿,便走到了第二家

案例分析:
早餐后,洋洋走进第一个娃娃家,被娃娃家的小朋友拒绝了,“你不能进来,我们家的人已经满了”。她看了一会儿,便走到了第二家,这里的“妈妈”答应她做她的第二个孩子。洋洋刚一走进这个家,“妈妈”就十分厉害地对她说:“你躺下睡觉,不然妈妈就要打你”。洋洋不愿意,没有躺下,只能站在“门口”。过了一会儿,洋洋无奈地躺倒了小床上。躺了五分多钟,直到“妈妈”来了把她送到了“幼儿园”,让她坐在小圆桌旁说“坐在这里别动,一会儿我来接你”。于是,她又开始坐冷凳。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接走了“妹妹”(娃娃),没有接她。洋洋就这样玩了一次娃娃家。
(1)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洋洋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2)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促进洋洋社会性发展的指导策略,使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成为游戏的主角。
【正确答案】:(1)洋洋有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意愿,但缺乏加入同伴游戏的策略与技巧;有维持游戏的意识,但在游戏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被同伴任意支配,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属于“被动型”游戏状态。
(2)首先,教师可与家长约谈或者对其进行更多的观察,了解洋洋在家或与小伙伴游戏时的状况,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其次,要加强性格培养,教师和家长可为洋洋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使其从容游戏,体验到主动交往和自主游戏的快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逐渐在游戏中获得主动,从而增强交往的主动性,克服其性格弱点。最后,教师要创造足够的游戏空间与实践,安排稳定的游戏区域,结合具体情境,指导洋洋学习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其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