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一次,张老师展示了一个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在活动中,张老师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练习并脚跳的方法。例如,从低的平衡木上往下跳,从高的平衡木上往下跳,从小椅子上往下跳,从桌子上往下跳,等等。为提高活动的安全性,张老师在地上放置了体操垫子;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动作技巧,又反复示范和强调要领。但张老师发现,越是这样做,个别幼儿就越是紧张,动作也越是僵硬。还好,大多数幼儿还是很轻松地跳下来了。于是,张老师总结道:
“你们很勇敢,都敢于挑战自我,老师很为你们高兴……”接着,江老师又让幼儿尝试难度更高的“搭高跳”,即在桌子上放椅子,让幼儿站在椅子上往下跳,张老师则在一旁保护幼儿。这时,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幼儿发生安全问题。此时的高度大概有90厘米,但大多数幼儿仍轻松地跳了下来。不过,个别幼儿还是胆怯的,但在张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们最后也成功地跳了下来。
活动虽然看似圆满结束了,但张老师却产生了疑惑;在体育活动中,把高度增加到90厘米后,中班幼儿依然轻松地跳下来,他们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究竟应该是多少呢?幼儿的动作是否需要强调准确性呢?体育活动的挑战究竟应该体现在哪里呢?
问题:
1.案例中张老师组织的“从高处往下跳”的体育活动是否适宜?为什么?
2.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说说教师应如何组织“从高处往下跳”的体育活动?
【正确答案】:(1)不适宜。从过高处跳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易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易给幼儿带来意外伤害。
(2)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各种基本动作教学的难度、强度必须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且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①合理地设定各年龄段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②将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技巧上。③“从高处往下跳”动作教学的调控策略:首先合理设置高、中、低三种难度,其次根据幼儿能力的变化有效调控锻炼难度。
案例描述:一次,张老师展示了一个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在活动中,张老师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练习并脚跳的方法。例
- 2024-11-08 16:27:47
- 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14492-fj)
上一篇:简述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指导策略。
下一篇:简述如何确定幼儿行为观察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