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正确答案】:(1)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时效性。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撤销。同时,地方立法要有地方特色,关键是吃透党中央精神,从地方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
(2)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协调高效运转。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对滥用强制措施,把民事纠纷刑事化,搞选择性执法、偏向性司法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3)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运行为重点。要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抓紧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权力行使,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法治监督体系。加强党对法治监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法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4)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包括政治、思想、组织、制度、队伍、科技等保障条件。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
(5)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征。党内法规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以部委党内法规、地方党内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及时进行立、改、废,确保每项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加大党内法规制定力度,补齐制度短板。扭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基础主干法规要补上,作出的规定要切实管用。把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统一起来,以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遵规守纪。
如何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2024-11-08 10:35:4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