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人才强国?

怎样建设人才强国?
【正确答案】:(1)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①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
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中央对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目标作出战略谋划,明确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2)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①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人才体系的鲜明政治优势,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纲”和“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确保人才强国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大胆使用人才,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②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构建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人才协调发展,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③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环境好,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差,人才散、事业衰。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大胆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