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正确答案】:从1978年开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进入改革期,回顾30多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重建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87年)。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①恢复或重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或削弱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管制度;②进行教、科、文、卫、体等事业 部门的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③进行机关后勤社会化的试点;④恢复了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⑤适当下放了事业组织人事管理权限。
(2)深入与拓展阶段(1987—1996年)。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①下放权力,扩大事业单位管理自主权;②进行事业人事制度改革;③推行聘任制、辞职辞退制、特殊津贴制;④建立人才市场;启动公共事业社会化、产业化;⑤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分类管理;⑥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重新确定国家财政中公共事业的供应范围等。(3)全面革新阶段(1996—2011年)。①1998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办法出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重大调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②研究、拟定方针政策;制定、执行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适当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群众团体的功能。③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 机构设置、编制、工资福利等作出规定,在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