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竞争者的伦理问题?
【正确答案】:(1)竞争手段不合理。
①低价倾销。
以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向市场抛售大量产品,旨在挤走无法承担如此巨额损失的竞争者。
②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企业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进行强制买卖、强行搭售、拒绝交易、非合理收费。
③混淆行为。
企业通过模仿竞争者产品生产自身产品,以达到利用竞争者广告资源、渠道资源等的目的。
④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以根本不存在的产品特质进行虚假宣传,招徕消费者。
⑤诋毁商誉。
通过无端指责、安立莫须有的罪名、花钱雇水军等手段,诋毁竞争对手,以打倒竞争者在消费者心中良好的企业形象,再乘虚而入,推销自己的产品。
(2)非伦理手段。
以非伦理手段获得物资资源(上游供应商),以挤占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与机遇。
例如,向供应商或资源拥有者贿赂或提供回扣、在招标中围标或串标等。
(3)不道德的人才竞争。
例如,重金收买人才,不尊重市场中人才的价值水平和规律,而是用难以想象的价格抢人才、挖人才,这既可能违反法律,同样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4)不道德的信息获取
一些企业采取欺骗、贿赂、间谍或监视等非法、非道德的方式获取竞争者信息,损害正常行业竞争秩序,损害他人利益,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