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这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凝炼出来的最高的目标,统领着其他的价值理念,富强即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人民富裕幸福的最根本物质基础。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是广大群众的根本诉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明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进步的重要标志,浓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华,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谐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价值诉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准确提炼,是我党长期坚持、贯彻始终、有效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的生产解放、社会解放以及思想解放的观念。是人的意志、存在和人的发展层面的自由,是人类普世的价值追求,是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取向。平等表明了我国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只有平等才能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如所倡导的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得到充分保障,这是人类终极理想的体现。公正是公平与正义的融合,体现了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我党用先进的发展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公正实现社会良好运行,来有效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法治体现了我党治国的最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制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价值充分实现的关键保证。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当中,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我国每个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尺。爱国是每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最根本的道德情操。它要求公民要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来鞭策自身,忠于国家,做到自觉报效祖国。敬业体现的是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服务人民,是我国衡量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原则,诚实与守信传承了我国几千年来重要的道德传统,“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处事真诚、实事求是、言行相符、信守承诺等。友善要求公民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尊重理解、体谅关心等,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