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用户研究方法及流程。
【正确答案】:1.背景资料收集
在设计一个新媒体产品时,先要想清楚做什么,也就是确定主题和目标,再开始收集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收集的渠道有:文献,包括日志、书信、报纸、杂志、书籍等;视听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媒体,如搜索引擎、数据库、网站、论坛等。用户背景资料收集的益处在于研究对象不会受到研究人员的干扰,研究没有地域局限性,可以统筹分析。
2.定性——感知型的研究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观察提纲或列表,利用人体感官或者辅助工具来直接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容易遗漏细节或者忽视情况,因此在用户研究中,运用好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便笺纸、笔记本等辅助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法有三个优势。一是可以从局内人的角度看现象,而不是只静静远观。近距离的观察可以记录到被观察者的行为,从而找到其内心真正的态度和想法。二是重视现场情景的记录,而不是事后复盘,极大减少回忆的出错率,确保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三是可以发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定性研究注重一边研究一边归纳总结以便得出最终的结论。在观察法的进行过程中,偶尔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现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结论。
(2)用户访谈法
用户访谈法是一种调研者与被调研用户进行交谈与询问的用户研究方法。用户访谈的交谈是带有研究目的的,利于调研者通过实地交流从被调研用户处获取并构建第一手资料。
用户访谈法的优势是可以深入了解被调研用户的思想、价值、感受和行为;对被调研用户有一个广泛整体的概念,可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发现问题时可以进行追问,弥补预先设置问题的遗漏,有助于被调研用户与调研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被调研用户只信任调研者,可以讲述更加详细且真实的调研情况。
(3)用户角色法
用户角色法取自戏剧中的角色描写。角色需要有从内在性格到外在形象的整体描绘。用户角色法是利用角色描绘的方法,构建出目标用户群体的状态和详情,以此设计出符合该用户群体需求的新媒体产品。
用户角色法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新媒体产品的真实用户,确保有人使用,降低孤芳自赏的风险。用户角色是虚拟的人,但代表了真实的目标用户。借助各种调研工具得出用户使用结果,设计师可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新媒体产品角色设计,产生产品使用情景。因此,用户角色不是数据堆砌而成的粗略的用户印象,而是包含着需求、动机、欲望、能力等和真人一样的虚拟角色。
(4)生活形态
生活形态的衡量方法有5种,分别为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用户活动的积极性,兴趣产生的过程与目的,态度上的认知与意见,价值观系统、用户人格和自我认知,对不同产品、服务的态度和追求的利益。
3.定量——数据型的研究
(1)可用性评估
创造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产品光有创造力和洞察力还不够,还需要有对产品可用性的详尽考虑。可用性是指交互产品或系统对用户而言有效、易懂、好记、少错和满意的程度。用户能否使用、使用情况、使用态度等,都从用户的角度验证了产品的质量。
可用性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卡片分类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原型法、调查法、任务分析法、启发式评估法、认知走查法,分别运用在分析、设计、测试三个不同阶段。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调研者统一设计问卷,向被调研用户了解事实行为、观念、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具有间接性、书面化、标准化的特点。问卷的核心是问题和答案。
问卷问题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开放式问题要求被调研用户拥有良好的文字阐述能力和充足的时间,同时也增大了调研者后期整理归纳的难度。封闭式问题则多为选择题或量表题,方便快捷,标准化程度高,方便后期数据处理。
(3)眼动追踪法
眼动追踪法是一种测量眼睛关注点和运动路径过程的方法。眼动追踪系统可分为桌面式和分离式(包含眼镜式、头盔式、帽子式等)。桌面式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网页、软件、App等测试,而分离式则适用于宽敞的外部自然环境场合,如场景装置、舞台Mapping等。
(4)大数据
推荐系统的算法分为两类:第一类,以人为本,先找到与当前用户有相似兴趣的人,然后判断他们听了什么当前用户没有听的歌曲;第二类,以物为本,直接建立歌曲之间的相似度关系矩阵。